桂博志愿者 让文化体验更美好
字体大小:大中小
“博物馆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时尚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作为学习知识、培养孩子、日常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博物馆热”的兴起,自然得益于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战略,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与扶持,公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博物馆的持续发展和服务提升也离不开一个义务群体的无私奉献,那就是博物馆志愿者。
在桂林博物馆,就有这样一群人,不辞辛劳、忘我付出,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给观众带来美好的参观体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学习雷锋、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精神。他们,是博物馆里最可爱的人——桂博志愿者。
桂博志愿者团队是一支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队伍,目前,桂博在册志愿者142名,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近1500时,服务受众达10000人次。在博物馆里,志愿者重要的职责是将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观众听,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给观众带来文化享受。起初,一些志愿者只敢给几个观众讲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讲解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慢慢树立起自信,面对的观众也逐渐发展到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每当讲解结束,观众报以热烈掌声的时候,志愿者们才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快乐,心中也充满了对于桂博志愿者这个身份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赵梓如、赵梓良是一对双胞胎姐弟,是桂博2018年第一期志愿者培训班的新学员,在博物馆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面试后,他们已多次利用星期天在桂博开始志愿讲解。第一次讲解,姐弟俩稍显紧张,随着讲解次数的增加,姐弟俩越来越自信,越讲越精彩,得到了过往观众的一致好评,许多观众纷纷要求与姐弟俩合影。在博物馆中成长,这应该是许多小志愿者最大的收获。
双胞胎志愿者赵梓如、赵梓良
志愿者覃川,是桂林博物馆的小明星,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桂林博物馆的“老牌”志愿者,2015年就开始在桂林博物馆服务。2016年底,桂林博物馆搬迁到临桂新址,离覃川的家距离很远,可是每当博物馆需要志愿者,覃川都会积极主动的报名参与。三年过去了,覃川在博物馆中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小小少年,在他的服务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博物馆和传统文化发自真心的热爱,如今的覃川,已经可以熟练的介绍梅瓶历史渊源和讲解多个重点梅瓶,为到馆参观的市民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志愿讲解服务。
小学生志愿者覃川
志愿者姜皓,是桂林博物馆的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曾在2016年桂博5.18“相约博物馆”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二等奖,英语口语十分出色。不久前的一次讲解服务中,姜皓为一位美国游客讲解了桂林博物馆的馆藏梅瓶,这位美国友人通过讲解对梅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解结束后与姜皓互加了微信,希望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桂林的历史文化和桂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诸如种种,不胜枚举,他(她)们服务的身影随时出现在桂林博物馆的各个岗位和各种活动中,2017年的“创城”工作,桂林博物馆每一次的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惠民等活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桂博的发展成就有他(她)们的辛勤付出,他(她)们是桂林博物馆文化服务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学生志愿者参与“走基层文化服务活动”
国际友人志愿者参与“乡村留守儿童文化服务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走进校园文化服务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服务活动
小学生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义务讲解
社会志愿者参与“博物馆专题文化服务活动”
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服务活动”
撰文:田甜
摄像:易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