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云课堂」邀您一起“云”过端午
字体大小:大中小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温暖的童谣奏出了端午佳节将至的喜悦,《桂林博物馆云课堂——端午特辑》带着浓浓的节味上线啦!
端午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的习俗
佩香囊
佩戴五色香囊是端午节的特色民俗,传统的端午香囊里装有苍术、藿香、白芷、薄荷、佩兰等多种中草药,“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可以起到防虫祛病、醒神开窍、提高免疫力等效功效。
饮雄黄
过端午节,喝雄黄酒可是标配。雄黄入药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雄黄治疗疥癣的记载。 雄黄虽是良药,但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内服。因此除了正规生产的成品药,正确使用雄黄的方法是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赛龙舟
赛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事事如意。现如今,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桂林人又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
挂菖蒲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桂林的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有一束由艾叶、菖蒲、紫苏等捆绑在一起的草药,或是在家煮艾水沐浴,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驱瘴,带来平安和好运。。
吃五子
大凡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各类民俗里必定包含着吃,也就是说,节日和食物密不可分。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习俗。除了粽子以外,咱们桂林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在端午这一天还要吃蛋子、蒜子、李子、桃子,俗称“吃五子”。
端午时节还会有怎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呢?
五月初五,过端午,人们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节日。
其中跳傩舞是许多地区都会举行的一种仪式。“傩”(音nuó),起源于中国原始农耕社会披兽皮或戴兽形面具的狩猎活动,后演变为一种祭祀礼仪。
(图片来源:网络)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 ,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以后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并逐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令祭仪。《史记春秋》中有记载, "傩,舞之。旱求雨之祭也。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
(图片来源:网络)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傩舞传入桂林的时间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桂林是傩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目前,尚保存傩乐曲谱36部共114首,傩面具36种。乐曲典雅古朴,神灵面具形象丰富,既有佛教的菩萨,原始崇拜的雷公、土地公,又有民间传说故事中被神化、仙化、传奇化的英雄人物,如令公、鲁班、盘古、纺织娘等等。
我们把跳傩的人称为"师公" ,舞者头戴傩面具,扮演各种神灵和英雄人物,头带各式发套,身穿彩色傩衣,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以驱除疫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
(图片来源:网络)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桂林傩舞的傩面具制作极讲究,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戏面,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桂林博物馆现藏有不少傩面具,其工之巧,令人为之赞叹。正值端午佳节,大家一起应景来欣赏吧。
2020年的端午节如约而至,桂林博物馆在此衷心祝愿大家,健康平安,无病无灾。
撰稿:胡莹
图片设计:蒋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