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5.18活动之【小主播诞生记】依山傍水有人家

时间:2020.05.19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3357

字体大小:

6.png寻找小主播:

桂林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城市文化客厅——桂林博物馆里,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桂林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小主播诞生记”全城搜寻小主播活动,寻找我们身边多才多艺、热爱传统文化、喜欢“钻”博物馆的孩子,欢迎你发挥创意及特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介绍桂博馆藏文物。无论一首歌、一幅画、一段舞,还是一句诗、一部剧、甚至一段脱口秀.....我们期待更多生动有趣的演绎与独具匠心的表达,让文物因你而会说话。小主播诞生记,就等你啦!

小主播.jpg       "大家好,我是桂林博物馆小讲解员、乐群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曾梓懿。我加入桂林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已经四年,参加过“守望相助”孤寡老人、“颂雷锋精神  做时代新人”快闪表演等等公益活动和百小时的志愿讲解服务工作。我喜欢博物馆,享受着在博物馆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喜悦。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我要做一个全新的尝试,不但是讲解,还有我的歌声,带大家去认识桂林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住宅——干栏建筑"。

桂博知识小链接:  依山傍水有人家

居住文化之源

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稳定的居住形态,自新石器时代至今均有存在。如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建筑遗址中,都发现了埋于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这些都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在一定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木构架承重的建筑体系,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约有七千多年。自古至今,干栏式的建筑形态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东亚、东南亚等,也都可以寻找到干栏式建筑的踪迹。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成熟的居住形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影响着我国居住建筑文化,不断发展演变,并在民居中得以传承,具有永恒的建筑文化魅力。


特殊的建造技艺

干栏式建筑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普通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以龙脊古壮寨干栏建筑为例,建筑每层高约两米六,在建造过程中采用的是独特的“木柱穿斗构架”工艺来营建。以每个檩子下用支柱支撑为原则,穿枋连接横向柱子成排架,斗枋连接纵向柱子,檩子上是椽子,椽子上是瓦片。这种建造技艺在相对使用材料不多的情况下,也能给建筑获得较大空间。同时构件之间连接紧密,建筑结构十分坚固。 


功能分区布局合理

桂林地处岭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平时气温高,降水充沛,且壮族多聚居崎岖山区和山间河谷地带,为防止雨水灌入室内和野兽侵袭,采用了高门槛、高住宅的建筑样式和科学明确的功能分区来应对。不仅是壮族,许多住在丘陵地带的侗、瑶、苗族等至今都采用这种居住形式。

一层的主要功能是饲养禽畜或堆放杂物。南方地区气候炎热,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底部架空 ,用数十根木柱支撑楼上的重量,通常用来关养着马牛或鸡鸭,存放农具、堆放柴禾等,还利于洪水的通过 ,可谓一举多得!

二层为生活区,设有卧室、堂屋、火塘。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房间的安排是按照家中人辈分而定,老人住靠左边厨房的房间,右边的房间是年轻人居住。卧室的外面是堂屋,类似于客厅,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火塘会设在一头,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厨房,人们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一个小灶台诞生,中间生火取暖、做饭,十分方便。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如果你来到龙胜做客,坐在原汁原味的干栏楼里,热情的少数民族会为你用山泉水泡一壶“龙脊茶”,再与他们共同围坐在火塘吃饭,饭后听一曲优美婉转的山歌,心早已不知不觉融合在民族文化的潮流中,幸福感爆棚。

三层多为粮仓,堆放玉米、红薯、芋头等农产品,透风干燥,适宜存放。

不得不佩服少数民族祖先们的智慧,山里潮湿,于是人们就把房子架高;山里有毒虫猛兽,人们便把牲畜家禽放在底层,让动物对付动物,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则安居中间层,以防动物侵害。想想如果住在一层,半夜醒来发现身边是猛兽虫蛇为伴,指定被吓得怀疑人生。 

目前干栏建筑在广西偏远山区的壮乡、瑶寨、侗寨中仍随处可见,它们或在高山云雾里,或在瀑瀑流水旁,或在山腰梯田间与四周环境融为一体,老老少少生活在开门见青山翠竹,吐纳闻鸟啼花香青山、溪流、木楼、竹林、梯田、古树,如诗如画。听上一曲优美婉转的山歌,心早已不知不觉融合在民族文化的潮流中…


干栏建筑 桂林博物馆小主播演唱:《只有山歌敬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