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那些事——博物馆里的牛文化(第一期)

时间:2021.02.14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3975

字体大小:

640.webp.jpg牛年到,“牛”文物可少不了
桂林博物馆珍藏着怎样的牛宝贝呢?
适逢牛年到来之际
我们把银饰牛、漫画牛、水墨牛都
拉出来遛遛~
欢迎大家来围观
锁定《桂博那些事之桂博的牛宝贝》
聊聊它们的故事
萌“牛”伴您过新年!

640.webp (1).jpg

中国人自古对牛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圣人老子西去时骑得就是一头青牛;在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里,老黄牛献出牛皮,成就千古传奇;而执牛耳更是最高地位的代名词;更不用说股民都盼着的牛市了。牛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代和艺术品中,但牛马同图的国画佳作可以说实属罕见。今天我们来看看画坛大师徐悲鸿的《水墨牛马图》。

640.webp (2).jpg

大家熟知,画坛大师徐悲鸿以画马天下驰名,并非仅仅如此,徐悲鸿画牛也是技艺高超。这幅徐悲鸿先生的水墨牛马图中,一牛一马在缓缓前行。马儿浓墨,牛儿墨较淡,画面显得层次分明。画中的水牛逼真而不刻板,主体使用的是没骨画法,这样的画法收敛了牛儿的力度。但是牛角部分却是用线条勾勒,使牛角显示出一种强劲而锋利的气势。牛的尾巴和牛角呼应,也是用鲜明的线条勾勒,一头一尾,使主体呈现出画面上的平衡感。整幅画作中,牛的眼睛是笔墨最重的地方,炯炯有神,似乎有着能够看清一切的力量,直击人心。

在画芯左上方题有“仲子学长命写牛马走,壬申危亡之际。悲鸿,并有朱文方印“徐”,画芯右下角有朱文方印“牛马走”。牛马走一词源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意思是为了能完成《史记》而像牛马一样地活着,原来是表示自谦的词,后来常常用来比喻像牛马一样地奔波劳碌。

题跋中所提到的“仲子”,是徐悲鸿的好友,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篆刻艺术家杨仲子。早在20年代,他的篆刻就与齐白石齐名。想必大家还不知道吧,其实徐悲鸿的画作中所用的印章十之八九出于杨仲子之手,这画作右下方的闲章“牛马走”应是杨仲子所赠,与题跋呼应,点明了作品的内容。有句话说“好马配好鞍”,这幅画作可说是“好画配好章”。

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徐悲鸿的画作会留存在桂林呢?从1936年到1942年期间,他曾先后六次来到被称为抗战文化城的桂林,并前后居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艺术才华描绘了无比秀美的桂林山水,并积极投身到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各种美术和抗日救亡活动中,留下许多佳话。

徐悲鸿在创作《水墨牛马图》作品中还借用了《尚书·武成》里“归马放牛”的典故,从画意并结合题跋内容看,虽处于“危亡之际”,但也抑制不了人们期冀严冬过去春天到来时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体现了画家在战争频发的年代希望战争结束、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意愿。

640.webp (3).jpg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一起去欣赏妙趣横生的《水墨牛马图》吧。

撰稿:蔡靖雯、胡莹、刘莹

视频:易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