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云课堂之濒临灭绝的珍奇动物——儒艮

时间:2022.09.07信息来源:自然科学研究部浏览次数:66

字体大小:

2000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有关“美人鱼”的传说,说是海里有一种神秘的动物,上半身像女人,下半身像鱼,并给其取名为“美人鱼”。它们在大海中自由游动,载沉载浮,破惊涛如履平地,驾骇浪似乘扁舟。我国古书上有关它们的记载也颇多。南朝《述异记》中说:“南海有鲛人,身为鱼形,能纺会织,哭时会掉泪。”因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故儒艮常被误认为“美人鱼”。

儒艮是海牛目儒艮科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全世界现存4种海牛类动物,包括栖于西半球的北美海牛、西非海牛,生活于亚马逊河中的亚马逊海牛及分布在我国南海及印度洋、太平洋周围的儒艮。

儒艮成体平均体长约2.7m,最大可达3.3m,体重500~600kg 。初生时皮肤淡奶油色,随着年龄增加变成棕色至深灰色不等。儒艮体型肥胖,皮下储存着大量脂肪,有助于其在海水中保持体温。眼小,吻端钝扁,口周有些许刚毛,无耳壳,无背鳍,鳍肢短,尾鳍呈新月形。由于长期适应水环境,儒艮仅有一对前鳍足,没有后肢,通过桨状的水平尾上下击水前进。

儒艮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栖息地主要是生长海草的热带浅海及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最集中的区域通常出现在宽阔、浅的海域,如海湾、红树林通道、大型近岸岛屿水域和礁间水域。儒艮是唯一完全食草的海洋哺乳动物,以二药藻为主要食物。该物种行动缓慢,饱食后通常潜入30~40m的海底,仅偶尔出水换气。儒艮通过四种类型的声信号进行社交与交流。

儒艮种群分散,数量少,受威胁程度高,繁殖速度慢,有灭绝风险。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海域生长大片海草,海洋环境质量好,有海底深槽供儒艮栖息,是儒艮的理想活动家园。现今,儒艮的数量已十分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u=2962597167,1096892503&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jpg

撰稿:李阳  唐梦婷

审核:邓璐冰

编辑:陈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