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花灯,包汤圆 社区老少欢度元宵节 桂林博物馆“欢喜过元宵 万家乐团圆”活动走进铁路社区

时间:2018.03.05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5245

字体大小:

DSC_0232.jpg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桂林博物馆依托馆藏精品文物,结合本土文化和春节习俗,精心设计了“新春文化走基层活动——欢喜过元宵,万家乐团圆”活动,内容包括:《阅古赏今——桂林博物馆馆藏精品鉴赏》展览、做花灯、狗年年画、剪纸、做汤圆、元宵知识小课堂等。

DSC_0245.jpg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即元宵节名称的由来。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始于西汉早期,是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出宫与民同乐,当时长安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这一天便称为“元宵”。汉武帝年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至此,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活动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DSC_0249.jpg

3月2日,桂林博物馆与铁路社区党总支、铁路社区居委会、铁路社区团支部共同主办元宵节活动,邀请铁路社区的10位孤寡老人、20位少年儿童一起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元宵节。

未标题-1.jpg

活动分为元宵知识小课堂、做花灯、做元宵三部分。元宵知识小课堂由汉源·汉文化生活馆的老师授课,老师身着汉服,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元宵节的由来、演变、习俗、礼仪等知识,使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做花灯活动中,来自社区的20位小朋友动手体验灯笼的制作工艺,孩子们有条不紊地组装竹制骨架、安好带孔提杆和电子灯芯,然后在白纸上精心拓印狗年年画、粘贴剪纸作品,小心翼翼地将白纸粘在自己组装好的灯架上,一个既传统又安全的灯笼就做成了;在做元宵活动中,工作人员、小朋友与10位孤寡老人现场包汤圆、煮汤圆,孩子们把煮好的汤圆端到老人们面前,向老人们献上“爱心”、“温暖”,现场气氛格外温馨祥和。

DSC_0282.jpg

“桂林博物馆新春文化走基层——欢喜过元宵,万家乐团圆”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受到铁路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很多群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元宵节文化和桂林博物馆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桂林博物馆将深入挖掘自身优质文化资源,送展到更多的社区、学校、乡村等处,让博物馆的文化和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DSC_0331.jpg

                                                                                               

                                      撰文:周晓慧

                                          摄影:易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