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讲坛”第一百三十一期 《凌屋、那北咀新时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时间:2023.07.27信息来源:研究室浏览次数:1657

字体大小:

讲座主题:凌屋、那北咀新时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主 讲 人 :覃芳 广西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时   间:2023年7月26日  

地   点:桂林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桂林博物馆


7月26日上午,“桂博讲坛”第131期学术讲座在桂林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广西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覃芳作了以“凌屋、那北咀新时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发掘新收获”为主题的讲座。
     贝丘遗址是指与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相关且含有贝壳堆积的一类遗址,其分布地点主要位于沿海和沿湖。凌屋贝丘遗址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五合村凌屋坡西南约50米的邕江北岸台地上,1987年7月邕宁县文物调查时发现,2001年试掘,2013年12月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存,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水、陆生动物遗骸、玻璃陨石等。凌屋贝丘遗址最重要、最有特色的是众多墓葬的发现,共发现303座,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屈肢葬,一种是肢解葬。屈肢葬计有仰身屈肢葬、俯身屈肢葬、侧身屈肢葬、蹲踞葬,没有发现直肢葬。
     那北咀贝丘遗址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五合村那窝坡南面邕江边,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发现。1989年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发掘,出土大量地层明确的蚌器、骨器、石器、陶片、兽骨等遗物。遗迹主要为墓葬,共发现59座,其墓葬形式与凌屋贝丘遗址相似,为屈肢葬和肢解葬。其中有一具张大嘴巴,临死前似乎遭到极大痛苦,与发现的其他墓葬有所不同。此外,遗址中还发现柱洞一个。
     凌屋、那北咀贝丘遗址的发掘对于我们认识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构筑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的序列和框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讲座结束后,覃芳研究员与我馆同事进行交流,大家就自己的疑惑向覃芳研究员进行请教。通过此次讲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IMG_3387(20230727-164835).JPG



撰稿:吴海舟

摄影:孙微坚 、吴海舟

审核:周华  韦卫能

编辑:张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