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云上见 桂博云课堂——端午节习俗之“驱五毒”篇

时间:2021.06.14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7619

字体大小:

端午到了,想知道桂林博物馆珍藏着有关端午的的宝贝呢?
       欢迎大家来围观

锁定《桂博云课堂——端午节习俗之五毒篇》

端午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

可谓古风盎然,颇有情趣

送五毒肚兜、射五毒、五色绳、悬挂艾草,点雄黄酒、包粽子-----

一起聊聊它们的故事吧!

你们知道什么是“五毒”吗?五毒是指蟾蜍、蜈蚣、毒蛇、蝎子和壁虎,这五种有毒动物合称“五毒”。民间认为每年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驱“五毒”的习俗。

我们今天来说一说五毒之一的蟾蜍,它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桂林博物馆藏有一明代陶蟾蜍,屈肢俯卧作匍匐状,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嘴巴微微开启,全身布满了细线雕刻的圆点纹,形象逼真。蟾蜍硕大的嘴,暴突的大眼,满身的蟾钮,以及喜气洋洋的神气,平添了一缕情趣,亦寓意财源兴盛,生活幸福美好。

图片1.png

明代 陶蟾蜍

再看看这只清代的铜蟾蜍,双目圆睁,前肢站立,后肢趴卧,背部有凸点,口衔一物,神采奕奕。活灵活现, 蟾蜍的蟾与"缠"是同音的,寓意富贵有钱。蟾咬钱,钱滚钱。有腰缠万贯、镇宅驱邪的寓意,能够帮助抵挡噩运,保佑平安健康。

图片2.png

清代 铜蟾蜍

蟾蜍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中,殷商青铜器上亦有蟾蜍纹,战国至魏晋,蟾蜍一直被认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民间亦有“刘海戏金蟾”的神话故事,相传憨厚的刘海在仙人的指点下,得到一枚金光夺目的金钱。后来刘海就用这枚金钱戏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明清以后,更以避邪、招财之功用成为常见的艺术品。

【端午节有关“五毒”习俗】

●射五毒

民间流传,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是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五毒出没的日子,人们为了预防五毒之害,便印画这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或把其图像画下来贴在靶子上,用艾草沙包或弓箭石子射打,表示驱逐五毒的意思,使其不能横行,是一种辟邪遗俗。

图片3.png

●系五色绳

“五色绳”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颜色的彩线合成,据说在汉代时就有了这种习俗,当时是将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然后拧成彩缕。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保佑平安。

图片4.png

●贴五毒剪纸

过去过端午节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奶奶总是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漂亮的剪纸画,贴在窗上,是防备五毒进家。

图片5_副本_副本.png

●戴五毒肚兜

五月是五毒最活跃的时期,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家里有刚出生的宝宝,会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肚兜,在过端午节的时候给孩子戴上也是寓意“避诸毒”的意思。在端午节时,民间亦有用巫术镇压五毒,以求平安。

图片6.png

●点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使蚊虫、五毒不上身。

图片7.png

●挂艾草

端午节时,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艾草借以避邪。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采之入药,可以防病治病。所以在端午节的早晨,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悬挂在门上和床头,希望能够起到驱赶五毒、护家安宅的作用。

图片8.png

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有趣的视频吧!

撰稿人: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