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讲坛”第一百三十八期 《唐宋时期桂林地区的窑业和技术交流》

时间:2023.11.15信息来源:研究室浏览次数:1011

字体大小:

讲座主题:唐宋时期桂林地区的窑业和技术交流

主讲人 :袁俊  桂林博物馆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

时   间:2023年11月13日

地   点:桂林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办单位:桂林博物馆


11月13日上午,“桂博讲坛”第138期学术讲座在桂林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桂林博物馆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袁俊作了以《唐宋时期桂林地区的窑业和技术交流》为主题的讲座。研究室主任周华主持,全体博物馆工作人员聆听了讲座。
       袁俊副研究员以桂州窑、全州蒋安岭窑、永福田岭窑、兴安严关窑为例,对唐宋时期桂林地区窑业进行一一介绍。桂州窑是广西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使用匣钵的青瓷窑场,填补了广西陶瓷史上的空白;桂州窑唐代中晚期烧造的陶塑像,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桂林的唐代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全州在北宋属荆湖南路,全州蒋安岭窑传承了湖南的烧瓷技术,生产的瓷器,供销周边地区,同时将烧瓷技术在广西传播,蒋安岭窑对研究广西瓷业技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永福窑田岭窑是广西宋代时期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青瓷窑场,成功烧制出了全红产品——高温铜红釉,是中国古代瓷器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严关窑是迄今发现的广西最早烧造乳光釉产品的瓷窑,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建窑束颈盏的造型和兔毫釉等技艺并加以创新,烧造出自己的新品种,严关窑在广西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唐宋时期桂林窑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与周边地区进行交流发展,其风格、窑具、模具也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通过聆听讲座,使大家初步了解了唐宋时期桂林窑业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桂林瓷器的特征及演变规律,也让大家进一步体会桂林瓷器的魅力。

IMG_4906(20231115-144802).JPG




撰稿:吴海舟

摄影:易勇成

审核:周华  韦卫能

编辑:张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