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派出专家学者参加灵渠文化研讨会
字体大小:大中小
2018年11月8日,由桂林市社科联主办,桂林博物馆、桂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桂林市文物鉴赏研究会、兴安县社科联联合承办的灵渠文化研讨会在兴安举行,来自广西高校、文博、水利等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馆孙明光副馆长、保管部黄秋红、梅瓶文化和桂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刘琼参加本次研讨会。
灵渠研究专家、学者在灵渠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沿岸现场寻迹考证开凿历史,实地考察了灵渠附近的小江(上塘河)、海洋河、铧嘴附近的“秦史禄障川处”和南渠泄水天平坝等具有重要研讨意义的选址。研讨会上,我馆三位发言学者分别从实地考察、水利水文、历史地理等方面,就灵渠开凿初始状况从新角度进行了阐述,围绕历史发展提出了多种研讨新观点,并与其他与会专家在自由发言环节展开了热烈并有建设意义的讨论。
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的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于2018年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历经两千多年,灵渠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作用,但由于史籍记载的缺失,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多年来,灵渠研究专家、学者在探寻灵渠的历史面貌和剖析灵渠的科技含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许多学术成果。
桂林博物馆副馆长孙明光在总结陈词中说,灵渠始于秦,兴于汉,盛于唐,完善于明清,其兴修、维护与完善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认为,当前国内外史学界对灵渠的研究已经迈出新的步伐,为人们了解灵渠又开启了一扇新的门扉,并将对灵渠的认识推进一大步、提升一大阶,把对灵渠的研究引向深入,从而使灵渠研究专家、学者能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对灵渠历史文化研究拓展出新的领域,一步步接近历史真相。
撰稿/摄影: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