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云课堂——中秋节特辑

时间:2021.09.22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4434

字体大小:

中秋节到啦,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你们围观锁定《桂博云课堂—中秋节特辑》。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年一到中秋,我们总少不了抬头望月,一边聊天一边品尝月饼,其乐融融。这时,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趣味盎然……今年,小编想邀请你换一种方式过中秋,桂博云课堂带着小伙伴们一起穿越历史、回到古代,欣赏一下那些与中秋关联的美好物件,体会古人在月亮之上寄托的思念,谈谈“月饼的那些事儿”,瞅瞅中秋节的别样习俗……快来一起看看吧!


话说中秋——关于中秋的那些传说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传说异常丰富,诸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嫦娥奔月的故事自古有之,最早在秦简《归藏》中有记载,之后在西汉《淮南子》等书中逐步修改,融入社会大众美好愿景之后,最终形成众所周知的神话传说: 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两人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远恩爱。于是后羿历经千辛万苦,向天后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徒弟知道后,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挟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将仙药一口吞下,结果立刻身轻如烟,飞上了天,从此成了长住月宫的仙女,与后羿天各一方。后羿回家知道此事,万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乡亲们敬重后羿对嫦娥的感情,也纷纷效仿拜月。小朋友们,说到这你们认为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呢?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首次拍到了月球的背面,它告诉我们在月亮上既没有美丽的嫦娥仙子也没有捣药的玉兔,更没有永远也砍不断的桂树,这一切全都来源于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则与中秋佳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品赏中秋——关于嫦娥奔月的那些文物

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和广为流传的哲理故事,在不同时期的古代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唐 嫦娥玉兔菱花镜.jpg 图 1  唐 嫦娥玉兔菱花镜

故宫藏唐嫦娥玉兔菱花镜,直径19.1厘米。镜为八瓣菱花形,伏兽钮。铜镜背面是一幅月宫图。钮右上方饰一株桂树,枝繁叶茂;嫦娥身姿飘逸,一手托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镜钮下方有一潭池水,左侧玉兔正持杵捣药,池水右边为一跳跃的蟾蜍。镜边缘饰蝴蝶、花朵及云纹。整个纹饰突出了月宫的主题,且构图十分新颖。
                                                             1.jpg                                                                            图2  明 万历青花嫦娥仙人图梅瓶

桂林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嫦娥仙人图梅瓶,其腹部纹饰正是民间脍炙人口的嫦娥奔月主题。此图画中所绘嫦娥体型苗条,五官纤细,完全不同于唐朝时的体态丰满和宋朝时的弱不禁风。气定神闲,双手拢袖,亭亭玉立。周围青松翠竹腊梅环绕,缤纷蝴蝶上下纷飞,玉兔回首顾盼,极富情趣。三位神仙端庄肃立,头顶瑞环。众仙相聚寒暄,一派安定祥和。从图意看应为嫦娥奔月初到广寒宫之情景。

                                                           微信图片_20210922112316.jpg                                                                    图 3  清 费以耕、张熊设色梅月嫦娥图扇页

故宫藏清费以耕、张熊设色梅月嫦娥图扇页,金笺,纵17.9厘米,横52.8厘米。画中所绘嫦娥鹅蛋脸,形象古典秀美,体态婀娜,气质娇柔,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美人。

吃在中秋——关于月饼的那些事儿

在中国传统,节日总是离不开美食。元旦吃元宵,清明吃团子,端午吃粽子,重阳吃螃蟹……中秋节,吃什么?当然是小朋友最爱的月饼咯!

吃月饼是中国人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唐五代时赏月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和周密《武林旧事》,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元、明后,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经过历代发展,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按产地分有广式、京式、滇式、苏式等,按口味分有甜味、咸味、酸甜味和甜咸味等。哈哈!还有今年黑暗口味的螺丝粉味月饼,想想就~~~

小朋友们,你们吃了什么口味的月饼呢?
微信图片_20210922111651.jpg


玩在中秋——关于中秋的别样习俗

自古以来,中秋节伴随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月、赏月、拜月、赏桂花、吃月饼,在一年中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这一天,一家人会围桌而坐,共赏一轮明月,共食一块月饼,共庆这阖家欢乐的时刻。同一明月下,不同地区的人们又有什么别样的中秋习俗呢?

微信图片_20210922111721.jpg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中秋除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朝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为盛行。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现今广东最爱中秋燃灯,各家在节前十几天,用竹条扎灯笼,做出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中秋节当夜,用竹竿将系上灯笼,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叠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微信图片_20210922111728.jpg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古人对于月亮永远包含着各种美丽而丰富的想象,这样的想象变成了习俗,融进了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值此中秋佳节,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阖家团圆!幸福安康!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欢迎朋友们一起来到桂林博物馆找找藏在那件梅瓶中的嫦娥姐姐吧。

撰稿: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