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博讲坛”第六十六期:华玉冰教授讲座《说“玦”》

时间:2019.10.10信息来源:梅瓶文化和桂北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中心浏览次数:4994

字体大小:

讲座主题:说“玦”

主 讲 人:华玉冰教授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时    间:2019年10月8日上午09:10——10:00

地    点:桂林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桂林博物馆


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有缺口的环状玉器,成对地出现在了墓主的耳部周围,从此揭开了对“玦”这种玉饰的科学研究。为丰富文博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学习途径,增强对古代玉器的认识,推动馆校合作的优势互补,促进岭南与辽东的学术互动与交流,桂林博物馆邀请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华玉冰教授,于10月8日在我馆举行了《说“玦”》主题讲座,我馆全部员工、受邀嘉宾及部分观众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华玉冰教授为博物馆及考古学博士、研究员,原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起就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主要从事先秦及东北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东北系铜剑遗存、石棚等课题研究,并多次参与相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主持的考古发掘两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此次讲座中,华玉冰教授围绕“玦”这一玉饰,先以文献所见记载阐释古人认知之玦的用途、寓意、形态;又以距今8000年至战国晚期的详细考古资料对今人称为“玦”的玉饰进行类型、出土位置、随葬数量等方面的梳理,提出存在误识的可能;并对“玦”与璧的寓意提出了新认识,为今人印象中的“玦”正名为“珥”。
      讲座资料详实,深入浅出,让听众们拓宽了认知视野和维度,领略了玉文化尤其是辽东玉文化的魅力。此次讲座的顺利举办,不仅是我馆人员一次丰富历史知识、提高学科素养的机会,学习到研究历史文物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也是馆校之间与南北之间的一次学术交流与合作。

微信截图_20191012124623.png

讲授现场(一)

微信截图_20191012124638.png

讲授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