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举办“玩转三月三”主题系列活动

时间:2018.04.18信息来源:宣教部浏览次数:4147

字体大小:

 

玩转壮乡三月三  博物馆里来过节

 

是一年三月三,春暖壮乡歌如海,八方宾客踏歌来。在这春和景明的三月三假期里,桂林博物馆倾情推出“三月三”特别节目——“玩转三月三”主题系列活动,推出十项精品活动,与观众共享民俗文化盛宴。4月18日当天,博物馆里热闹非凡,观众在这里看展览、看走秀、唱山歌、做银饰、做铜鼓、做香囊、做绣球,玩得不亦乐乎。

DSC_0655.JPG

“玩转三月三”活动在嘹亮的山歌声中正式开启。在“五彩缤纷民俗乐·唱山歌”活动中,来自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山歌非遗传承人在舞台上引吭高歌,悠扬的歌声在大厅唱响,桂林博物馆成为歌的海洋。其后,来自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的45位同学,表演了“三生三世十里银风·少数民族服饰走秀”,同学们身着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服饰,进行服装走秀,同时进行壮族山歌对唱、瑶族长鼓舞、苗族芦笙踩堂舞、《侗族大歌》等精彩的歌舞表演,用他(她)们自己的方式理解、演绎和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生三世十里银装——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银饰展”是桂林博物馆为今年“三月三”节日专门打造的原创展览,4月17日正式开展。展览从银饰寓意、种类、配戴部位、造型纹样、工艺等角度,介绍了南方少数民族对银饰的特殊感情和传承信念,让观众随展览走进南方少数民族十里银装的风情生活,感受他们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习俗。在展厅里,举办了银饰绘画现场设计活动,来自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大学生以桂博馆藏的少数民族银饰元素为依托,现场创作民族饰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让古典与时尚碰撞,让观众们大开眼界,深刻感受到民族服饰的精美和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纷纷为她们的作品点赞。在“传统手工银饰制作”活动中,孩子和家长观看视频、倾听讲解,深入了解桂林地区独具特色的制银工艺,同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银饰錾花、抛光等技术,与传统工艺近距离接触,感受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a24.JPG

同时,在桂博未成年人教育互动中心还举办了“玩转三月三·巧手做铜鼓”、“玩转三月三·巧手制香囊”、“玩转三月三·巧手做绣球”等活动,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广西壮族特色的铜鼓和绣球、中国传统工艺香囊等,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感知美、创作美,体会到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a30.JPG

 

桂林博物馆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阵地,为了更好地实践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本土文化,新馆建成以来,大力完善了馆内硬、软件设施,强化文化服务功能建设,创建了一个专门针对未成年教育体验的互动中心,并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文化服务专业队伍,广泛开展与各个非遗传承机构、非遗传承人以及学校、社会团体的合作,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本馆特色的民俗文化,结合传统节日,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社会教育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

本次桂林博物馆“三月三”主题系列活动还将在4月19日连续开展,活动精彩纷呈。“五彩缤纷民俗乐·唱山歌”、“传统手工银饰制作”、“玩转三月三·巧手制香囊”、“玩转三月三·巧手做绣球”等活动将举办第二场,另外还有“玩转三月三·民族布艺挂饰DIY”、“五彩缤纷民俗乐·棋乐无穷”、“五彩缤纷民俗乐·背篓绣球”等新增加的项目等着您来参与。其中“传统手工银饰制作”第二场活动,非遗传承老师将教孩子们如何在银饰吊坠上刻字,让孩子亲自动手体验银饰工艺的魅力。“玩转三月三·民族布艺挂饰DIY”在一楼未成年人互动中心举办,小朋友以自己为模特,用不织布、铃铛、民族花布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布艺挂饰,将自己打扮成漂亮的民族娃娃,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方式体验壮、苗、侗、瑶等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加深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了解。“唱山歌”和“棋乐无穷”、“背篓绣球”等活动在三楼《画里人家》展厅举办,将邀请现场观众参与其中。欢迎各位观众届时光临。


撰文:周晓慧

摄像:易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