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桂林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预热之一:展示少数民族多样性“画里人家 世外桃源——青山绿水中的桂林民居”
字体大小:大中小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0年,我们共同走过了严冬,战胜了疫情,带着希望和对祖国最美好的祝福迎来了第44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多元和包容”。新形势下,博物馆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平等、多元和包容发展的重要力量,见证着当今世界多元一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大格局。
桂林博物馆今年的活动将围绕“多元和包容”这一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方式,为市民群众献上一系列精彩的文化盛宴。5月14日——17日,我们将通过官网、微信、微博连续推出活动预热小课堂,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参与。5.18,我们在桂林博物馆不见不散。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在这里和谐共处、水乳交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在桂林民居的建筑风格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桂林传统民居建筑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即使现代建筑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传统风韵,形成了桂林民居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桂林周边地区的汉族民居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民居受中原建筑传统和少数民族民居特色的双重影响,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善中,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桂林风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木门窗”是桂林汉族民居的最佳描述。桂林汉族民居通常采用独立院落式合院建筑格局,整体由照墙、大门、天井、堂屋、厢房等组成,马头墙鳞次栉比,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特点,而它简单大方的雕花门窗、通风宽敞的空间结构又体现出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干栏又称高栏、阁栏、麻栏,是桂林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住宅。干栏通常有两层,一层用来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二层用来居住,顶上人字形的阁楼则用来放置粮食谷物。这种建筑可以有效的防止蛇、虫侵扰和洪水、湿气的侵害,在桂林炎热潮湿的气候中显得非常实用,正因如此,现在桂林农村地区仍然有不少群众采用这种居住形式。
撰稿:田甜
图片设计: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