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摇篮--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精品
主 编: 唐春松
副主编: 韦卫能 孙明光 洪德善 周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 2016年出版发行
开 本: 787mm x 1092mm 1/8 印张:24.5
书 号: ISBN 978-7-5495-7665-4
定 价: 390.00元
序言
通常,生命的繁衍总是与母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背带,似乎又表现得特别明显。正如侗族母亲在《恩情歌》中吟唱的那样:“儿哭女叫闹得慌,好比猫抓娘心肠,上山下田背儿走,背带磨烂娘肩膀。背上背着娘的肉,背带牵着娘心肝……”显然,背带已将母亲与孩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
背带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育儿工具。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川、滇、黔、桂等多个省区,这部分地区多为山地,世居苗族、瑶族、壮族、侗族、水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远,山峦陡峭,稳定的农耕生活形态和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成了保存传统文化的最佳条件。尤其在崇尚子孙满堂的社会氛围内,母亲更是会在孩子降生后,按照本民族的传统观念及习俗,制作出造型装饰各样的儿童物品,以庇护其健康成长,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背带文化。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背带被想象成是小孩的“护身物”,妇女将各种趋吉避凶且具有吉祥如意寓意的纹样或饰品装饰在背带上,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不受邪祟侵扰。这些以织、染、绣工艺制成的背带,在缤纷的色彩、千奇百样的图纹造型中,充满了求孕佑生、子嗣绵延、福禄长寿、吉祥富贵等与生命繁衍相关的文化符号,深深地表达了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母亲们对于子女无私的疼惜、爱护与期望。难怪有人赞叹说,背带不只是一种精美的女红创作,同时也是注入伟大亲情力量,弥足珍贵的母爱艺术!
基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文与地理的特殊性,背带至今在该地区仍普遍流行。但由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众多、支系复杂,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背带的形制也会存在差异,这也就造成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背带样式的多样性。此外,在南方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用过的旧物会沾染主人的灵气,所以一般人不愿出售背带。就算是出让用过的旧背带,必拆卸局部配件或剪去一小截绑带。因此,形制完整的背带并不容易取得。
随着经济生活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了民族和区域文化特色消失进程的加快,各种传统自给自足的生活劳作方式将成为历史,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也正在逐步消失。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强调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各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全球的趋势与共识。一直以来,桂林博物馆十分重视对南方地区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与收藏,目前该类藏品已达2800余件,涉及我国南方地区的苗族、瑶族、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银饰、工艺品、传统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并成为馆藏特色之一。为了积极响应中共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市”战略,充分发挥博物馆对文物的整合功能,利用桂林博物馆的馆藏优势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弘扬区域精神、搭建多元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我们从馆藏背带藏品中精选了100余件,汇编成《背上摇篮——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精品》一书,以飨广大读者与观众。这些背带形制多样,涉及我国南方地区的苗族、瑶族、壮族、侗族、水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基本涵盖了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的主要形制。更为难得的是,这其中不乏形制完整的背带,实属不易。
背带中的岁月,是人类生命里既遥远又亲密的记忆。摇篮里的岁月,是一辈子的铭刻。母子的身心相连,背带记录的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母爱与亲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图录,在一件件精美的背带中,慢慢体味那浓浓的母爱吧。
桂林博物馆馆长 唐春松
目录
背上摇篮
图 版
第一单元 织锦型背带
第二单元 挑花型背带
第三单元 刺绣型背带
第四单元 布贴型背带
装饰技法索引
民族索引
地区索引
Contents
Cradle on the Back
Plates
Chapter 1 Brocade-type Baby Carrier
Chapter 2 Stitch-type Baby Carrier
Chapter 3 Embroidery-type Baby Carrier
Chapter 4 Applique-type Baby Carrier
Index of Techniques
Index of Nationalities
Index of Regions
民族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