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旗帜——桂林博物馆藏桂林抗战文化城文物精品
主 编: 唐春松
副主编: 韦卫能 孙明光 洪德善 唐奇岭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次: 2015年10月第1版
开 本: 889mm x 1194mm 1/12 印张:14
书 号: ISBN 978-7-5495-7185-7
定 价: 228.00元
前言
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广西的子弟兵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百万热血青年举起保家卫国的大旗投身抗日战场,出征四方,在台儿庄、在昆仑关、在抗战时期的中国焦土上浴血奋战,用青春和热血在广西这片土地上写下了数不清的传奇,也留下了数不清的英雄赞歌。
然而,与此同时,在广西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桂林,用文化吹响着抗日的号角,用艺术燃烧着战斗的热情。举起抗战文化运动这面大旗,在后方开辟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桂林的“抗战文化城”。
1938年,抗战烽火正酣。随着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组织与营救下,大批文化人士与民主人士安全撤退至桂林。尚未受到战火荼毒的桂林城,成了战火硝烟中的一片文化“绿洲”。
在1938年至1944年“湘桂大撤退”的六年时间里,桂林慷慨接纳了全国不计其数的文化人士和数十个著名的文化团体;文化名人数以千计,其中举国闻名的就有200多人,如郭沫若、李四光、柳亚子、茅盾、夏衍、田汉、巴金、欧阳予倩、陶行知、范长江、徐悲鸿、张曙、千家驹、薛暮桥、梁漱溟等。他们之中包括文学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新闻工作者、科学家、学者、教授等,著名的文人、学者之多,使桂林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全国的文化活动中心。
荟萃桂林的文化人士及各文化团体,在中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桂系文化开明政策的支持下,或用文学,或用歌声,或用戏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文化运动。一时桂林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新闻、出版空前繁荣。只见城内戏院林立、剧场满座;街上书店云集,出版、发售各类杂志近200种、报纸十余种、书籍难以计数;民巷里各机关、学校、群众团体组织了歌咏队、宣讲会、朗诵会;画廊中画展更迭频繁,新创作的木刻、漫画、速写不断出现在每天的报刊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戏剧团队的大型联合公演。1944年春举办的西南剧展,时间持续3个月,参演者有来自8省的33个团队,演员900余人,演出剧目126个、177场,观众达15万人次,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壮举。
漓水悠悠,回首过去,桂林抗战文化城在当时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文化的蓬勃发展,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桂林成了中国南部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抗战文化城”的声名远播中外。
立足当下,抗战文化城对于当今桂林的城市建设也有重要启迪。抗战爆发前,桂林只是一个人口仅六七万的小城,经济文化都很落后。正是抗战文化城带来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治效益,使桂林在短期内迅速崛起。“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魄,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为弘扬文化界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响应中共桂林市委“文化立市”战略,我们精心挑选300余件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馆藏珍品,汇编《永远的旗帜——桂林博物馆藏桂林抗战文化城文物精品》一书,向广大读者介绍与展现70余年前战火纷飞下血与火交织的漓水春秋。
桂林博物馆 唐春松
二〇一五年七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