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蒙曼游桂博:展品背后的故事(一)
11月8日,著名学者蒙曼教授走进桂林博物馆,在跨越千年的文物长廊中驻足凝望。从先秦青铜器的神秘纹饰到宋代瓷碗的温润釉光,她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展品背后深藏的“大一统”叙事——一段关于文明交融、边疆治理与文化认同的岭南史诗。●蛇戏蛙纹铜尊:青铜器中的文明对话在恭城秧家村出土的春秋青铜器群中,一件蛇戏蛙纹铜尊引起了蒙曼教授的特别关注。它与同出的鼎、罍、卣等33件青铜器共同见证着一段重要的文化交融史。尊体纹饰极具张力,双蛇盘曲昂首,青蛙悬贴其间,跨越地域的纹饰组合融合了中原文化、楚文化、越文化,是先秦桂林地域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生动体现,蒙曼教授由此引申出湘桂走廊“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的重要历史地理意象。“西北有高楼”象征着中原成熟的礼乐文明,而“东南通绝域”正指向湘桂走廊这条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孔道。这条走廊是文明交融的桥梁:中原的礼制文明沿此南下,与本地信仰创造性融合,诞生了独具魅力的瓯骆文明;百越文化也通过这条通道,主动吸纳中原礼乐精髓。它证明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已然展开,为后世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相思埭:运河里的南北诗篇站在唐代相思埭...
查看详情
-
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光华铺阻击战
光华铺是位于兴安县城以北约10公里、界首渡口西南约5公里公路旁的一个小村庄。湘江战役期间,界首渡口是中央纵队过江的地点,渡口的安全将影响到党中央能否顺利渡过湘江。 1934年11月,红3军团4师接手界首渡口防务,并在光华铺构筑防御阵地,以抵御由兴安北上的桂军。进攻光华铺的桂军有第四十五师以及镇守...
09/09
2021
-
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新圩阻击战
新圩,这个属于灌阳县下辖的乡镇,本是平淡无奇的它,却因一场著名战斗而被载入史册。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行至湘桂两省交界处。闻之红军进入广西,新桂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急将恭城一带的桂军北调至灌阳,此举直接威胁到红军的左侧翼安全。鉴于此,中革军委命令红三军团第五师赶赴新圩设防,阻击北上的桂军...
08/25
2021
-
红七军东征途中的“小遵义会议”
在全州县城十字街北角有一座关岳庙,它建于清嘉庆三年,为纪念三国名将关羽和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而修建,故而得名。1931年初,邓小平在此处主持召开了扭转红七军命运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亦称全州会议)。 百色起义之后,红七军在桂黔湘三省交界处艰苦战斗两个月,未能攻下一座大城市,反而导致部队减员三分之一以上,...
08/12
2021



